目前分類:不稱職讀者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亡命之徒身處廢墟
凝視廢墟
心也如廢墟

 

150623805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in_large2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橫掃法凱薩獎八大獎 (2)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惡人  

 

吉田修一《惡人》、《再見溪谷》描寫的「加害者」分成兩種,若無其事地傷害並且嘲笑他人的,以及背負罪惡感痛苦地活著的。

 

 

性侵高中女生的大學棒球隊員們,在事隔多年後,有的人因此失意落魄流連毒品,死於心臟麻痺,有的人反倒一帆風順成家立業,輕描淡寫地說明加奈子(當年被他們強暴的對象)的近況,不幸的女人到哪裡都會不幸,彷彿自己當時不在場。主角俊介質疑自己怎麼可以輕易地被原諒,被社會毫無芥蒂地接納,一直以「加奈子現在也過得很幸福」的想像填塞罪惡感。某天他偶然在醫院遇見處於崩潰邊緣的加奈子,俊介決定捨棄漸上軌道的工作,美麗的未婚妻,花光所有積蓄,只為彌補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切都是想像力的問題。我們的責任從想像力開始。葉慈這樣寫。In dreams begin the responsibilities ──正是這樣。反過來說,沒有想像力的地方或許也不會產生責任。就如從這艾西曼的例子所看到的一樣。」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077073214786401214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無法醒來的夢,永遠不會結束的惡夢。

 

「你以為這樣就叫做幸福嗎?你的傷口不應該只有那麼淺吧!」

「為什麼又讓我想起這一切?」

「誰叫你妄想要幸福,誰叫你想從痛苦的記憶中解放,你永遠逃不出我的手心。我就在你的心裡,是另一個你,你的影子。因為我就是你。」

 

    20081209225619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世界閱讀日的活動在我心中始終是怪誕的,拿起手邊最近的一本書翻至第幾頁,寫下第幾行的句子分享,可我從不在電腦前讀文學,甚至連音樂都不同時聽。緊鎖房門依偎在床邊,直到眼睛發麻雙手冰冷才擱下書,睡了一會又醒,再往前幾段重新讀起入駐文字的氣味。不如在一年之初,回顧2013年閱畢的書籍,寫下一段在心底發酵久不能忘懷或刺痛自己的話語,才算是真正的分享吧?

 

  DSC08944-001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但應該不行吧,當不了電影導演。」

 

「那為什麼還特地扛著這麼髒的相機來拍電影?」

 

「是因為有時覺得我們喜歡的電影和現在自己拍的電影剛好能連繫起來。」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824222908380  

 

她純真的凝視這個世界,卻一再而三地遭受背叛與傷害。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角想喝一杯普通的咖啡,卻走入貴死不償命的店家,

或是免費盛裝的咖啡剛好沒了(他離開時工作人員補上新的一桶),

甚至當父親請客時也不願讓他點杯咖啡,他似乎連生活的小確幸都不復有,詼諧得令人發笑以及悲哀。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頂著劇烈頭疼,努力咀嚼這部流露緩慢而溫暖情感的電影。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剛開始是一個黑道男(後面簡稱肉慾男)帶情人去看電影,並威脅後座的觀眾說:「你再吃洋芋片我就殺了你,聽說那時會看見人生最後的畫面,如電影一般。」之後就跳到蒲公英的故事,當然肉慾男偶爾也會出現,是否記憶與電影情節本來就在看的當下相互交織,接近結尾時肉慾男遭受槍擊,他先對情人描述美味的馬鈴薯豬腸,然後在生命結束之前說:「人生最後的電影要開始了。」畫面又跳到蒲公英的店終於打出好口碑順利吸引人潮,五位幫助女主角的男人各自離開,而黑郎與蒲公英的戀情也沒開花結果,不過這就是真正的人生吧?一齣戲與情感總是會結束分道揚鑣,但也是嶄新的開始吧,結尾拉到一位孩子喝母奶的場景,我們對「吃」的記憶是人生的最初也是最終吧? 
 
對於人們而言吃也許是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當所謂的餐桌禮儀或是將食物做為調情,而不是直接享用其本身美味時,我們就離料理的精神越遠並使其成為「物質」。那幕純真的小女孩撈起的新鮮牡蠣,放在手裡讓肉慾男吸吮吃下到後來親吻,不管是食物或愛情都應回歸最原始純樸的樣貌。

既然是一個在敘述有關「吃」的電影,又為什麼將片名取為「蒲公英」呢?除了與女主角的名字和後來新開的店名有關,其他情節或拉扯進來和故事主線無關的人,似乎也和蒲公英八竿子打不著。
 
故事五位幫助女主角蒲公英的男人,都戴著各自不同的帽子,是一種扮演角色的分別更是溫柔的偽裝,只有在真正性情展露時才會掉落,也許他們就是女主角孵化的種子吧,等到女主角圓夢兒他們也成熟以後,就各自紛飛屬於自己的天空,或是人類一生原本就是在流浪,而在路上遇見的每個對象也不見得會被寫入記憶,所以看似毫無脈絡可循的角色彼此之間也可能有聯繫,僅僅很難察覺罷了。導演巧妙地運用蒲公英的意象,來串連生命之中的意外與巧合所發展的變化,就如同我們看電影一般,自己的記憶不斷隨著情節呼現。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個男孩童年時期單純的友誼因為戴維被拐走的事件結束,等他們邁入中年,彼此各自組成家庭形同陌路,卻因吉米的女兒遭到謀殺,三個人的生命又再次被緊緊牽連,過去的記憶與恐懼更浮現,其實那傷痛從未消失過。
   
《沉默的羔羊》中女主角無法遺忘小時候看見的殘酷畫面,軟弱無助的羔羊們正在被親愛的願意收留她的親戚宰割,為何會這樣對待發出淒厲叫聲的牠們呢?她逃走了,卻不斷責怪自己的懦弱,她其實想要拯救那些小羊,這樣的心情與不安她一直藏在最深的處所,不讓人碰觸。戴維也一樣,沒有任何人知道那四天發生什麼事情,兩個童年好友更不願提及,也許他們害怕被責怪,看著從車窗求助的戴維使他們痛苦懷抱著罪惡感,若自己當時早點發覺異樣就好了。

但也因為戴維沒有從這個噩夢中解放,導致三人之間更多的誤會,除此之外,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最親密的妻子甚至恐懼童年蒙上陰影的丈夫戴維,認為他殺了吉米的女兒,這都使他被拖入更巨大的悲劇中。河流迷惑我們的知覺,因為太多悲傷與苦悶都匯集承載於此,映照的不是真實而是虛幻的倒影,遮蔽我們應該所傾聽的話語,用暴力傷害他人相當孤獨沉重,深切體會該點的戴維近乎崩潰,把自己的秘密傾瀉換來的卻是週遭投射的懷疑的目光。

最後的結尾,是一場熱鬧的遊行,西恩與妻子之間重新開始對話,打破那不知名的沉默,吉米也與妻子兩個女兒在街上緊緊相擁,戴維的妻子拼命向兒子揮手招呼。戴維的死亡為他們帶來怎麼樣的變化呢?似乎仍是幸福的,不過又像彼此繼續度過缺憾破碎記憶的生命,西恩這麼說:「有時候我會想,或許我們三個小男孩都坐上了那台車。」一切都不可能重頭來過,甚至完全偏離了方向,執迷不悟地犯錯下去,他們的童年與青春都不再完整,甚至不曾擁有過。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青春就是一場比擬宇宙的爆炸,從無到有的創造,架構新的世界。

我們不斷奔跑,想追求什麼,夸父追日一般,徒勞無功卻不是沒有任何意義。
爬上好高好高的地方,風就在耳邊狂響,就好像世界只剩自己孤獨一人。

希望這個世界毀滅,一切的一切都好該死,如果末日來臨都不會再有傷心痛苦的記憶。
我們都被人群們絆倒,再也無法起身向前走,逐漸陷入深深不可自拔的黑暗泥沼,會全部壞掉崩解了。

蜜蜂消失,找遍整座山仍無影無蹤,傳遞人類就會在短時間內滅亡的訊息。
也許我們都是化石,真正活著的只有這個世界,在這座山上物種不斷被取代。

人們堅強卻又軟弱, 有時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做個了斷,而沒有解答的人生,我們究竟還能相信什麼?
就好比溺死瞬間的魚,掙扎、恐懼、哭泣等複雜的情感糾結著,痛苦一直重重壓在肩膀上。

想要跟誰靠近,希望得到救贖,都是怎麼喝水都解不了的渴,
心就得赤裸裸的,分不清思念還是慾念,在激烈寧靜的狀態下活著。

如果當時沒有那隻烏鴉,就不可能會認識他,我的人生也許就會不一樣。

烏鴉,是卡夫卡的象徵,又充滿堅強少年的意味。
不管怎麼逃離命運的風暴,它依然如影隨形,
我們只能踏入,然後醒來的時候就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原以為是陳浩遠認識了洪仔生命有所不同,也許一開始的確是,到最後卻是反過來影響了洪仔。

陳浩遠一直都在拯救身邊的人。
在筱柔行蹤成謎期間,很積極地尋找她,只希望她能走出殘酷骯髒的陰影;
鼓勵洪仔與親生父親相認,不要懦弱,給予他面對自己真心的勇氣。
自己卻陷入更巨大的痛苦中,好像都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去犧牲,去換取誰的幸福,
為什麼不能大家都一起幸福呢?這願望真的好難。只要一開始做選擇,我們就變得不自由了。

他其實很孤獨,讓我憶及阿席達卡這個角色。
大部分的人喜歡自憐自愛,把悲傷演給別人欣賞,而他卻把所有情緒往心裡面塞。
知道自己損傷太多不會再癒合了,所以設法拯救留下來的朋友,義無反顧地走向崩毀。
可能最後什麼都沒有解決,但肯定會有改變,給予朋友新的道路前行,而他沒完成的夢也被延續下去。

現實比任何事物都還具壓倒性,輕鬆的讓我們喘不過氣,青春時期的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缺氧的魚。
最後我們就在某處爆炸了,也許宇宙在那個時候就已死去,可是一定會有誰清楚記得,它先前真正的模樣。

而那就是真摯的愛,有如從密布的烏雲中悄悄展露的光芒。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人類是微小的。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強大,努力成長就會受傷,而又會讓那傷口變大。

是愚蠢且弱小的生命。

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夢想。
夢想的實現伴隨著困難,還時常使人痛苦。
但我依然相信,能夠超越未來的,只有人們將熱情傾注於夢想的力量。

可是迷失信念之時,所有的榮光都會隨風消逝。

但,我為什麼不看看明天的太陽呢?
                                                                                                                                       鐵平   絕筆


這個家族的悲劇到底是從哪裡開始的呢?我不禁這麼問。

是日本銀行改革與政治聯姻最終的成果嗎?
是情婦相子為萬俵一家帶來的紛爭與衝突嗎?
是大介誤以為鐵平是自己父親和妻子的兒子嗎?

會不會是華麗的背後隱藏著寂寞與悲哀?
什麼話都不能坦蕩爽快地講,只能互相迂迴,這樣子算是家人嗎?

違背不了父親的權威,逆來順受這一切,姑息不正的事情,
除了鐵平之外,其它家人都缺乏勇氣去挑戰大介,孤身奮鬥也是會累的吧?

當我們的理想與熱情被剝奪,是不是同時也喪失了生的意志?
鐵平就是因此走向死亡這條絕路的吧?

那麼我呢?
我不也是被剝奪了嗎?
就算喪失了生的意志也打算渾渾噩噩活下來嗎?

但我還有其它的選擇,因為我的存在還沒有完全被否定,
跟鐵平的絕望不同,他覺得如果自己沒有出生,這個家或許會是幸福的。
可是或許他的死把萬俵家或者說父親大介拖入更大的悲劇之中呢?

sun :「要如何破除自己的迷網,想太多其實也沒有意義,還不如積極的活著。」

我最近也意識到同一點。
徹底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離開這城市這個家的,可是沒去台北又如何呢?
我對文學的理想與熱情難道就這樣被摧毀了嗎?這其實只是懶惰的藉口吧?

每個人的生命代表一條通往自己的道路,
代表他在這條路上所作的嘗試,代表他在他在幽微小徑中得到的啟示。

從來不曾有人完全成為他自己,
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努力去嘗試,有人懵懂,有人清晰,人人盡其所能。


我會積極地追求自己的夢,sun,我先悄悄與你約定喔,在赫塞的見證之下。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整部電影是以藍灰為基調。
天空浮動的烏雲,一開始就給人陰森不祥的感覺,可以臆測:故事不會是太明朗的。
從頭到尾卻穿插著輕盈的音樂,這樣的搭配似乎突兀,但也提供我們思索的機會。

「老師,生命真的很沉重嗎?」美月從心底深深發問著。
所以生命究竟是輕盈的還是沉重的呢?


直樹將愛美拋入水中。
是為了證明自己比修哉還優秀:我成功殺死她了。你才是真正的失敗者。
殺人的動機往往都是膚淺與幼稚的嗎?還是平常我們壓抑了許多苦悶與慾望?

直樹遭受同學的欺負排擠,沒有朋友。是一個弱者。
而當自己站在較高處,就想掌控操作他人生命,證明自己的存在。

事後,本來心靈就脆弱的直樹,
面對森口老師的報復行動,陷入了瘋狂,最後用刀刺殺了自己的母親。

道德良知對我們究竟有沒有發生作用呢?殺人真的會伴隨罪惡感嗎?
也許直樹會發覺生命並非輕盈的而是沉重的,只是因為對自己死亡的恐懼。


修哉唯一的弱點就是自己深愛的母親。

修哉在演講當中引述了《罪與罰》的一段話:
「為了完成某些偉大的事業,必要的犧牲是無可避免且無罪的。」

森口老師或許就是秉持著這個道理,但又很矛盾,
她絕不可能原諒殺害女兒愛美的兇手,卻又希望學生們能發現自己的罪,
所以才會用如此激烈的手段去執行自己的復仇以及盡身為教師最後的職責嗎?
但母親的死真的可以讓修哉重生嗎?會不會森口老師只是在開一場玩笑呢?

當修哉得知自己設計的炸彈被森口老師移去母親的研究室後,
頓時間他彷彿掉落地獄,他不會再把生命的重量視為是輕盈的吧?

其實在他殺死美月之後,他已經多少感覺到生命是沉重的。
美月的屍身過了幾個小時還是溫燙的,於是把她肢解放入冰箱。
修哉想逃避這個事實。或許我們也是如此吧?


生命確實是沉重的,只是我們容易迷失在現實的苦悶之中。



告白主題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_uQzEsSA1A&NR=1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不折不扣的變態,可以用這句話形容這齣日劇。試圖拆除我們平常人際關係的藩籬。

有著直溜黑髮與美麗臉孔的新鄰居沙希,談吐知性幽默,待人親切易於接近,誰都信任她。
但漸漸地繪理子失去原本身邊的朋友,丈夫有外遇,兒子駿越來越不與自己親近,自從跟沙希密切往來之後。
其實這全部都是沙希編織的計畫。會不會我們也有意無意之間,欽羨著與自己性格截然不同的人,
或是明明兩人成長的背景如此相似,卻有著相反的境遇,然後搶奪對方的一切,想取代甚至成為她。

沙希挑撥離間地講:「其實繪理子妳實際上是討厭她們的吧?只是自己不知道或一直不敢承認而已。」
可能這真的是沙希的詭計,但正因為她了解人的心理,所以才有辦法影響繪理子,
沒錯,我們對周遭的人似乎都得有某種程度的應付,否則很難平和的相處,除非特別喜愛對方。
故事接近尾聲時繪理子道出她對沙希的想法:「我真的很討厭妳,討厭到希望妳消失。」
沙希笑了,「這是妳第一次講出來的真心話吧?」
繪理子在沙希的出現後逐漸走入陰暗的角落,不是被引導的,而是被觸發的,
丈夫慎二認為繪理子改變很多,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內心有些部份是連自己都不夠了解的。

慎二在單身赴任期間,選擇的外遇對象是沙希,而不是同公司的年輕女孩亞美,
雖然後來發現自己是被設計的,但是認真喜歡過她的吧?真心與虛假的界限其實是模糊的吧?

僅以血緣維繫的親情是脆弱的,沙希這麼認為。
在長野縣寬闊的荒原中,她牽著小駿的手並欺騙他:「繪理子不是她的媽媽,自己才是他真正的母親。」
小駿似乎是相信了,當他做錯事遭受繪理子的責罵時,竟然說妳不是我真正的媽媽。
繪理子大哭,自己懷孕九個多月生出的小孩質疑她對他的愛,好像她的付出都是徒勞無功的。
不過難道孩子就必定得愛母親嗎?或是說若是沒有血緣關係是否就會成為陌生人?
從另一方面來想,對孩子照顧地無微不至,只要能滿足他即使是素昧平生的人就可以成為母親嗎?

沙希失去孩子隼人以後就變得更加偏激了。
她這麼說:「幸福是有限額的。如果有一個人獲得了幸福,
那就會有另一個人在某處不幸著。每個人都獲得幸福是不現實的。」
這娓娓道來我們心中真實的感受:世界是不公平的。
有些事情即使我們再努力也無法實現,或就像伊底帕斯一樣不可能逃離自身的命運。

她接近繪理子的理由,是那時候繪理子一句太好了,
或許大家都認為這沒有什麼,但我們其實很難理解他人的痛苦。
沙希是內心纖細、容易受傷的,一被傷害就會呈現攻擊他人的狀態。
我很像沙希,周遭無心的話可能會不小心讓我難過,
可是我都先選擇忍耐,一旦爆發的時候,將陷他人於不幸。

最後沙希自殺了,死亡是她唯一解脫的方法吧。
不過繪理子永遠會記得她,她代表著每個人由美好轉變成幽暗的潛在力量,
像螢火蟲群一閃一爍的配合我們人類的心跳,那微弱卻激烈晃動我們的靈魂。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剛開始我是抱著可愛的少女情懷去看待《夏日最後的秘密》,但我錯了,當故事進展到一半的時候,
微小的每個暗示,讓不祥的預感浮現我的心頭,死亡的氣息從紙張中滲透出來。

後半段的劇情我大致猜中,卻還是讓我的思緒輕輕地飄向回不去的遠方,所謂的記憶。

晴菜某些地方進步了,雖然我對最後的結局有些異議,
若我是明儀,就不會跟程硯在一起,並非有罪惡感,而是這樣不公平。
因為有顏立堯才造就現在二十四歲的自己,進而才喜歡上程硯。愛多包含一個人,矛盾將產生。

就像sun,我跟他相處很快樂,有種似戀愛的心情,也對他有好感,
除了他的性格之外,我猜最大的原因是他很靠近fumi,待在他身邊就讓我不禁浸淫在回憶之中。

晴菜讀了不少村上春樹的作品吧?我看見了《挪威的森林》與《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影子。



直到看完《夏日最後的秘密》才發現房裡沒有點燈,天空已昏暗一片,
沒有任何人事物打擾我,內心在外部構築一個靜謐的世界,我倘佯於此孤獨間,
就像高二那年我讀完《挪威的森林》的感覺,時間的曖昧性游移著,分不清楚現實跟虛幻的界限,
且被捲入自身情感的漩渦,終於明白愛與死是每個人生命必經的過程,並非終點的所在。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是我在十八歲前看完的最後一本書。
阿始覺得島本就像星星,或許早在好幾萬光年以前就已經在宇宙中消失,我們望見的僅是個殘影。
我們是確切活在這個現實世界中嗎?還是託付僅存的軀殼?真正活著的會不會只有這個世界呢?

晴菜是個非常溫柔的作家,她嘗試告訴我們別掉入因死亡無法開花結果戀情的感傷與虛無主義的陷阱。

最後我想,是該重新閱讀村上春樹的書了,然後再看一遍《夏日最後的秘密》。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