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剛開始是一個黑道男(後面簡稱肉慾男)帶情人去看電影,並威脅後座的觀眾說:「你再吃洋芋片我就殺了你,聽說那時會看見人生最後的畫面,如電影一般。」之後就跳到蒲公英的故事,當然肉慾男偶爾也會出現,是否記憶與電影情節本來就在看的當下相互交織,接近結尾時肉慾男遭受槍擊,他先對情人描述美味的馬鈴薯豬腸,然後在生命結束之前說:「人生最後的電影要開始了。」畫面又跳到蒲公英的店終於打出好口碑順利吸引人潮,五位幫助女主角的男人各自離開,而黑郎與蒲公英的戀情也沒開花結果,不過這就是真正的人生吧?一齣戲與情感總是會結束分道揚鑣,但也是嶄新的開始吧,結尾拉到一位孩子喝母奶的場景,我們對「吃」的記憶是人生的最初也是最終吧? 
 
對於人們而言吃也許是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當所謂的餐桌禮儀或是將食物做為調情,而不是直接享用其本身美味時,我們就離料理的精神越遠並使其成為「物質」。那幕純真的小女孩撈起的新鮮牡蠣,放在手裡讓肉慾男吸吮吃下到後來親吻,不管是食物或愛情都應回歸最原始純樸的樣貌。

既然是一個在敘述有關「吃」的電影,又為什麼將片名取為「蒲公英」呢?除了與女主角的名字和後來新開的店名有關,其他情節或拉扯進來和故事主線無關的人,似乎也和蒲公英八竿子打不著。
 
故事五位幫助女主角蒲公英的男人,都戴著各自不同的帽子,是一種扮演角色的分別更是溫柔的偽裝,只有在真正性情展露時才會掉落,也許他們就是女主角孵化的種子吧,等到女主角圓夢兒他們也成熟以後,就各自紛飛屬於自己的天空,或是人類一生原本就是在流浪,而在路上遇見的每個對象也不見得會被寫入記憶,所以看似毫無脈絡可循的角色彼此之間也可能有聯繫,僅僅很難察覺罷了。導演巧妙地運用蒲公英的意象,來串連生命之中的意外與巧合所發展的變化,就如同我們看電影一般,自己的記憶不斷隨著情節呼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